2025年選秀會的輪廓漸漸成形,隨著NCAA三月瘋狂賽事即將展開,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選秀會相較過去兩年,有更多來自大學的球員,這與前兩年以國際球員為首輪首選,以及彩虹聯盟和G聯盟青年隊球員充斥樂透區的景況形成鮮明對比。
杜克大學的新星庫柏·弗拉格(Cooper Flagg)被視為本屆選秀會的頭號大獎。在弗拉格之後,另外幾位潛力新秀也逐漸成形,形成選秀會前五順位的共識:來自羅格斯大學的艾斯·貝利(Ace Bailey)和戴倫·哈珀(Dylan Harper)、貝勒大學的VJ·埃奇康姆(VJ Edgecombe),以及同樣來自杜克的哈曼·馬魯亞克(Khaman Maluach)。
深入來看,埃奇康姆擁有出色的爆發力,但身材偏小是他的一大考驗。他在貝勒大學展現了驚人的運動能力,但身高只有193公分(赤腳)且臂展僅201公分的數據,讓許多球探對他能否在前五順位被選中產生質疑。
馬魯亞克則是以其驚人的體格優勢成為焦點,身高218公分、體重113公斤的他,站立時伸手就能碰到籃框。他在杜克的表現展現出優異的終結能力,26場比賽就完成了52次灌籃,投籃命中率高達73.5%。
至於立陶宛新星賈庫西奧尼斯(Kasparas Jakucionis)雖然有出色的傳球視野和後撤步三分,但失誤率偏高和運動能力受限是他需要克服的問題。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傑斯·理查森(Jase Richardson)則是在二月才獲得首發機會,但已展現出優異的得分效率。
整體而言,2025年選秀會呈現出更多元的人才面貌,各支NBA球隊將有機會根據自身需求,在不同位置上尋找適合的新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