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讓我們回到2000年,當年印第安納溜馬對上洛杉磯湖人的總決賽。在第二戰中,溜馬三位中鋒接連陷入犯規麻煩:首發中鋒戴爾戴維斯、替補山姆波金斯先後六犯退場,連第三中鋒塔巴克也在短短三分鐘內吃了三次犯規。另一邊,「柴油引擎」歐尼爾狂轟40分,還製造了39次罰球機會。當時的球隊都必須囤積大量的高個子球員,以便對抗「大鯊魚」歐尼爾。
這個情況和現在西區球隊面對約基奇的策略如出一轍。明尼蘇達灰狼嘗試讓唐斯與戈貝爾搭配,奧克拉荷馬雷霆也安排霍姆格倫與哈特斯坦同場。當有頂級中鋒在陣時,整個聯盟的球隊建構都會受到影響。
但金州勇士似乎不太在意這點。
在交易得到巴特勒,以及格林放話要重返冠軍寶座後,這支曾經的王者依然在中鋒位置上顯得單薄。魯尼、傑克森戴維斯和波斯特這三位中鋒的組合,在薪資上僅有1250萬美元,比起聯盟其他24支球隊單一中鋒的薪資還要少。三人都沒有場均上場20分鐘或得分上雙,相較於其他球隊,勇士對中鋒位置的投資明顯不足。
回顧勇士的冠軍王朝,他們的首發中鋒從波古特、帕楚里亞到魯尼,都不是進攻火力。在柯瑞時代的四座冠軍賽季中,這些中鋒的得分都沒有超過場均6.3分。真正在關鍵時刻頂在中鋒位置的反而是格林。
目前為止,勇士本季只和金塊交手過一次,且當時格林缺陣。魯尼和傑克森戴維斯雖然防守得宜,但約基奇在末節爆發,七投得到15分,帶領金塊贏下比賽。
如果格林在場上會有不同嗎?這是過去勇士最常用的王牌。但現在的勇士,即使有了巴特勒和柯瑞,真的比金塊或雷霆更有天賦優勢嗎?如果勇士要再度奪冠,他們需要中鋒群比過去更有貢獻。
勇士三位中鋒各有特色。傑克森戴維斯擅長切入灌籃,本季已有94次扣籃,排名聯盟第11;波斯特是射手型中鋒,三分命中率40.8%,全隊最高;魯尼則是強壯的掩護手,善於用身體和角度創造進攻空間。
雖然勇士一向習慣用「小球」陣容,但在這個強手雲集的西區,如果每次都要靠格林打中鋒才能翻盤,恐怕難以走得長遠。至少要有一位中鋒在季後賽有亮眼表現,勇士才有機會重返榮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