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波要改變南美黃金賽季的地表材質?專家說硬地是唯一出路!
南美黃金賽季一直是ATP巡迴賽最具特色的賽事系列之一,目前包括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、智利聖地牙哥以及巴西里約熱內盧等紅土賽事。過去幾年,墨西哥、厄瓜多爾等南美城市也都曾加入這個系列賽的行列。
然而,這個以紅土球場聞名的賽季系列,可能正面臨重大轉變。多位南美賽事總監表示,在澳網硬地賽季和印地安泉、邁阿密陽光雙賽之間,紅土賽事越來越難吸引頂尖選手參與。
智利公開賽總監Catalina Fillol就坦承:「每當我跟選手提到這是紅土賽事時,對方立刻就關上大門,連正式提案的機會都沒有。」她認為,選手們寧願選擇在硬地球場上為印地安泉大師賽暖身。
目前南美黃金賽季中規模最大的是ATP 500等級的里約公開賽。Fillol表示,他們正考慮一個激進的方案 – 將紅土賽事全面改為硬地。這樣一來,整個賽季就能順利銜接到墨西哥阿卡普爾科,對準備參加ATP大師賽1000的選手來說更具吸引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阿卡普爾科公開賽原本也是黃金賽季的第四站,但在2014年就已決定改為硬地賽事。前賽事總監Raul Zurutuza當時表示:「這個改變我們醞釀很久了,最後時機成熟,各方條件都配合得剛好。」
事實證明,改為硬地後確實吸引了更多頂尖選手參賽。現在,其他黃金賽季的賽事總監也希望能比照辦理。根據Fillol透露,里約公開賽總監Luiz Carvalho已經表態支持,目前只剩布宜諾斯艾利斯堅持保留紅土傳統。
里約公開賽方面自2016年就一直在爭取場地異動,希望從紅土的Jockey Club Brasileiro移師到奧運網球中心。後者不僅是硬地場地,中央球場還能容納10,000名觀眾,遠多於現有場地的6,200個座位。
黃金賽季成立於2001年,目的是串連拉丁美洲的網球賽事,培養選手並擴大當地網球市場。考量到南美選手在紅土上的傳統優勢,當時選擇紅土作為主要地表也是順理成章。但隨著觀眾人數下滑,加上像巴西的Joao Fonseca和阿根廷的Tomas Martin Etcheverry這樣的全方位好手崛起,或許真的是時候考慮改變了。
對於這個深受球迷喜愛但正在掙扎求生的賽季,Fillol給出她的答案:「我們必須設法提升賽事陣容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如果改為硬地能達到這個目標,那就改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