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週前,如果有人問你盧卡·唐西奇值多少個首輪選秀權?六個?七個?還是全部?按理說,任何想要交易得到唐西奇的球隊,都必須付出隊內所有優質球員和可交易資產,對吧?就連安東尼·戴維斯這樣的球星,也至少要搭配湖人剩餘的兩個首輪選秀權才有機會完成交易。但這些都只是假設,因為像唐西奇這樣等級的球星通常不會被交易,尤其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…
現在的NBA選秀權市場似乎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。選秀權的價值是否已經崩盤?市場是否供過於求?對於這種數量固定的資產來說,這種情況是否可能發生?這需要我們從NBA分析師和宏觀經濟學家的雙重視角來探討。
選秀權的價值可能從未如此低迷。過去,選秀權是建立冠軍球隊的重要途徑,但如今球員的影響力空前強大,使得他們比以往更容易被交易。就像湖人隊最近展示的那樣,即使幾乎沒有選秀資本,只要你夠堅決,重建球隊依然是可能的。
實際上,即使是最頂級的選秀權,在NBA交易市場上的需求也相當有限。這可能與NBA選秀樂透的機制有關。以華盛頓巫師隊的無保護首輪簽為例,雖然有機會選到庫柏·弗拉格這樣的超級新秀,但也僅有14%的機率能夠得到狀元籤。
現今的NBA,選秀權的流動就像是失控課堂上滿天飛的紙飛機。唐西奇只換來一個首輪,吉米·巴特勒換來一個有保護的首輪,德亞倫·福克斯實際上只值兩個首輪。這些交易的決定因素並非選秀權,而是涉及的球員本身。
在這個環境下,像奧克拉荷馬雷霆和猶他爵士這樣擁有大量首輪選秀權的球隊,反而讓每個選秀權的價值略顯稀釋。可交易的選秀權變少,反而使得球員成為NBA交易的主要籌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