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的商業本質再次讓人深刻體會,這一週來「商業就是商業」這句話不斷在球迷耳邊迴盪。
身為一家數十億美元規模的企業,NBA球員的收入往往超乎一般球迷的想像,而球隊老闆賺得更多。這份工作並非球員能隨心所欲選擇效力的地方,球員對球隊的忠誠往往來自於他在社區建立的情感連結,但他們始終清楚,這一切都可能在瞬間被剝奪。
這彷彿在向所有人傳達:「別太投入」的訊息。
然而對球迷來說卻恰恰相反。球隊要求球迷在財務和情感上投入全部,只為了那座冠軍獎盃的承諾。但球迷卻無法要求球隊也投入同樣的感情,因為球隊早已將情感從這份「契約」中抽離。從未有一個交易截止日,能如此清楚地提醒我們這個產業有多麼冷酷。
在一個深夜,達拉斯獨行俠將Luka Dončić交易至洛杉磯湖人。似乎除了兩支球隊的高層、兩位老朋友Nico Harrison和Rob Pelinka之外,沒有人知情。這筆交易至今仍未有令獨行俠球迷信服的解釋。
這向聯盟中的每個人,包括超級巨星和球迷,都傳達了一個訊息。
「你必須明白,沒有人是安全的,」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如此說道。
過去七個賽季,獨行俠一直要求球迷將全部希望寄託在Dončić身上,這無可厚非。他也用2022年西區決賽和2024年總冠軍賽的成績回報球迷。這本該是每位選秀新秀帶來的承諾—帶領球隊攀上巔峰的美好旅程。無論最終能否登頂,這都該是達拉斯自己去發掘的故事,但他們被剝奪了這份喜悅。
與此同時,Jimmy Butler正在「挾持」邁阿密熱火。他想要續約,但球隊不願意,於是他在4880萬美元的年薪下停止工作,直到被交易到金州勇士,並獲得了兩年1.12億美元的延長合約。這就是商業的另一面。
這一切與他們一同打進2020年和2023年總冠軍賽的經歷無關。那些成功僅僅成為Butler爭取下一份合約的籌碼。一切都關乎金錢,如果在邁阿密拿不到想要的,他就會在別處尋找—熱火文化算什麼。
這同樣傳達了一個訊息:球員可以和球隊一樣「不忠誠」。他們只在乎球迷的忠誠。